重慶市作為中西部地區唯一的直轄市,2021年的整體經濟運行情況,雖然與東部沿海經濟發達省份略有差距,但在中西部省份還是比較優秀的。根據重慶市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21年重慶市GDP總量為27894.02億元,同比增長8.3%,具體的GDP組成為:第一產業增加值1922.03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1184.94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4787.05億元,三次產業結構比為6.9:40.1:53.0。
與2020年相比,一產比重下降了0.3個百分點,二產比重提升了0.1個百分點,三產比重提升了0.2個百分點,產業結構總體比較穩定。第三產業在GDP中占比最高,2021年增速也最高,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9.9%,是2021年重慶市經濟增長的核心力量。二產增加值同比增速雖然最低,但是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7%,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48.3%,增長速度及發展質量都非常不錯。
重慶市2021年全年的經濟運行情況還是比較良好的,多項關鍵經濟指標均實現了高速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8.5%,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6.1%,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9.7%。此外,2021年重慶市商品房施工面積同比下降1.7%,但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長0.9%,在全國房地產市場低迷的大背景下,重慶市的表現其實還是比較不錯的。
重慶市2021年的GDP排名全國第16位,與2020年相比,反超了遼寧省,相對于云南省的領先優勢也略有擴大,目前領先遼寧省310億元,穩健上升的趨勢比較明顯,2022年領先優勢大概率會繼續擴大。在城市層面,重慶市的表現不及廣州、蘇州,繼續排名全國第五。
從GDP增速來看,2021年重慶市GDP名義增長11.56%,低于全國平均增速(12.57%),處于全國中游偏下;GDP實際增長8.3%,高于全國平均增速(8.1%),處于全國中上游。
具體到重慶市38個區縣,整體來看表現優秀的區縣數量遠多于表現不理想的區縣,2021年有27個區縣的GDP名義增長超過10%,包括5個GDP名義增長超過15%的區縣,但是也有個別區縣的GDP增長非常微弱,但好在沒有出現GDP負增長的區縣。
1、渝北區2021年GDP達到2235.61億元,與2020年相比增加了226.09億元,GDP總量、GDP增量均為重慶市38個區縣中最高,依然是重慶市唯一GDP總量超過2000億元的區縣。
2、萬州區2021年GDP為1087.94億元,沙坪壩區GDP為1058.25億元,與2020年相比,萬州區反超了沙坪壩區、合川區,GDP增量、GDP增量均遠超沙坪壩區,是2021年重慶市表現最好的區縣之一,沙坪壩區的表現則非常低迷,GDP名義增速僅高于合川區、綦江區。
3、合川區2021年GDP為973.88億元,與2020年相比增加了1.44億元,GDP名義增長0.15%,GDP實際增長0.2%,GDP增量、GDP名義增速、GDP實際增速均為全市最低。合川區被萬州區反超之后,相對于巴南區的GDP領先優勢也大幅縮小,2021年巴南區GDP達到963.41億元,僅落后合川區10億元,如果2022年合川區不能有所改觀,巴南區必將更進一步。
4、綦江區2021年GDP為742.33億元,與2020年相比被榮昌區(813.47億元)、大足區(800.3億元)反超,GDP名義增長3.92%,GDP實際增長4.8%,均僅高于合川區。
5、璧山區2021年GDP為874.54億元,GDP名義增長17.06%;長壽區2021年GDP為866.26億元,GDP名義增長18.25%;這是2021年重慶市GDP名義增速最高的兩個區縣,按照目前的情況,2022年兩區的GDP必將同時突破1000億元,大概率也會反超前面的南岸區(880.98億元)。
6、
云陽縣2021年GDP為528.13億元,墊江縣2021年GDP為502.58億元,與2020年相比同時突破了500億元,也是重慶市管轄的12個縣中經濟實力最強的兩個縣,2021年全年的經濟增長也非常不錯,展現出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忠縣2021年GDP為488.55億元,2022年突破500億元毫無疑問,2021年的表現還要好于云陽縣、墊江縣。
7、酉陽縣2021年GDP為212.47億元,GDP名義增長5.63%,GDP名義增長6%,表現非常低迷,與武隆區(262.14億元)的差距急速擴大,相對于巫山縣(208.8億元)的領先優勢急速縮小,2022年或許要被巫山縣反超,屆時將跌至全市倒數第四。
對于重慶市38個區縣2021年的GDP表現,你如何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