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 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 ?時間:2022-10-17 11:24 ? ?云陽人才網
按照《關于評選表彰全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系統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的通知》(人社部函〔2022〕100號)精神,市人力社保局在全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系統開展了全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系統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評選推薦工作。經逐級推薦、民主擇優,在廣泛征求意見、集體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全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系統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評選表彰工作領導小組初審,確定了我市先進集體、先進工作者正式推薦對象名單。
為體現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充分發揚民主,廣泛聽取意見,主動接受監督,保障群眾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現將全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系統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重慶市正式推薦對象及其先進事跡予以公示。公示期為5個工作日,從2022年10月14日—10月20日。如有不同意見,可在公示期內以書面、電話、來訪等方式向市評選推薦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反映。反映形式為信函、電話、來訪,信函以到達日郵戳為準。反映情況須實事求是,提供具體線索或事實依據。以單位名義反映情況的材料需加蓋單位公章,以個人名義反映情況的材料應署實名,并提供聯系電話。
聯系電話:88709203,13609467942;地址:渝北區春華大道99號。??
附件:全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系統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 ?重慶市正式推薦對象先進事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 ?2022年10月14日
(此件公開發布)
附件
全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系統先進集體和
先進工作者重慶市正式推薦對象先進事跡
一、全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系統先進集體推薦對象
(一)重慶市合川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重慶市合川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統籌推進各項工作,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2018年以來,先后獲“全國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先進集體”、全市“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就業創業成績突出集體”等10余項國家和市區榮譽稱號。一是黨建領航,全面從嚴治黨。推進“三基”建設,爭創“四強”黨支部,建立黨員之家、人社文化墻,打造“紅心向黨·四心人社”黨建品牌。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深化練兵比武,提升人社干部綜合素質。二是主動擔當,聚力經濟發展。落實穩崗返還、社保降費減負等政策29.39億元、城鎮新增就業11.94萬人。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城鄉居民養老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落實“塔尖”“塔基”人才政策,累計引才3265人。加強法治人社建設,狠抓根治欠薪,為4300名農民工追薪6700萬元。三是精細管理,保障服務群眾。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八大服務規范,優化業務106項,精簡取消證明、材料66件,年接待群眾10萬人次、辦結業務30萬件。開展脫貧攻堅、疫情防控等志愿活動2000余人次,實施“三計劃一行動”、“四進四送”等活動330場次。
(二)重慶市萬州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近年來,重慶市萬州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始終堅持“民生為本、人才優先”工作主線,踐行“讓服務人才的人成為人才、讓服務民生的人成就人生”工作理念。一是將聚集人才作為第一使命。大力“引、育、留、用”,人才隊伍不斷壯大、人才結構持續優化。認定“平湖英才”95名,到上海、哈爾濱、寧波等地引進緊缺人才1316名,專業技術人才總量增至9萬人,技能人才總量增至19.4萬人。二是將服務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在落實惠企政策、保障企業用工、調處涉企糾紛上狠下功夫,助力穩住經濟大盤成效顯著。“十三五”以來,為6000余家企業減免社會保險費41億元,落實各類補貼6.1億元,減免農民工工資保證金4.8億元,保障企業用工10.2萬人次,調處涉企勞動爭議案件7093件,指導重慶長安跨越車輛有限公司成功申報“全國和諧勞動關系創建示范企業”。三是將保障民生作為第一責任。統籌推進就業創業、社會保險、勞動關系等民生工作,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不斷提升。“十三五”以來,城鎮新增就業24.6萬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率保持在95%以上,困難群體參保率保持在100%,妥善應對房地產下行和教育“雙減”帶來的風險和挑戰,2020年獲“全國農民工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三)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就業促進和失業保險處
黨的十九大以來,就業促進和失業保險處緊緊圍繞就業這一“國之大者”,全力以赴做好穩就業保就業工作,有力促進全市就業工作高質量發展。我市就業工作獲胡春華副總理肯定,并在國務院會議上交流發言,2018年獲得國務院辦公廳通報激勵。一是深入推進工作機制變革。升格成立市就業工作領導小組,將城鎮新增就業數量和質量納入區縣黨委政府經濟社會發展績效考核,開展區縣調查失業率統計調查,壓實各級促進就業的主體責任。二是深入推進就業政策變革。階段性政策和制度性安排相結合,研究出臺系列穩企業、穩就業政策文件100余件,累計投入就業補助資金121.6億元,打出減負穩崗擴就業組合拳。三是深入推進就業幫扶變革。聚焦“一生一困”等重點群體,摸清需求,挖掘崗位,優化服務,促進供需有效匹配,高校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3%以上,全市793.7萬名農民工實現轉移就業,脫貧人口、退捕漁民等群體總體穩定,就業質量逐年提高。四是深入推進就業服務變革。建立集“大統籌、大數據、大平臺”為一體的就業服務體系,36項公共就業服務事項“全渝通辦”,6項公共就業服務事項川渝“跨省通辦”,11項就業政策實現“免申即享”。
(四)重慶市黔江區就業和人才中心(備選)
近年來,黔江區就業和人才中心統籌疫情防控與就業創業促進兩手抓雙推進,落實落細“減負、穩崗、擴就業”多措并舉,穩就業保居民就業工作成效顯著,確保了該區就業局勢持續平穩。一是推進“兩個到位”,確保政策精準落地。加大政策宣傳,全面落實系列穩就業保居民就業政策措施,就業保障政策實現了應享盡享,確保了就業政策宣傳到位、落實到位。二是把好“五個關口”,實現就業擴容提質。把好城鎮新增就業“質量關”。實現城鎮新增就業3.9萬人。把好重點群體就業“保障關”。組織農民工外出務工37.3萬人次,其中脫貧人口就業6.7萬人次。把好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關”。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95%以上,貧困生就業率100%。把好職業培訓“賦能關”。綜合采取“四個一批”培訓方式開展職業技能培訓2.25萬人次,實現訓后就業1.14萬人次。把好援企惠企“落實關”。累計為企業減免失業保險費4500萬元。開展招聘會113場次,幫助區內外企業解決用工需求2.7萬人。三是做好“三個加力”,凸顯創業倍增效應。加力創業平臺建設、創業扶持、氛圍營造,創建市級創業孵化基地5家、創業街31條,國家級、市級充分就業示范社區各1個。發放創業擔保貸款4.39億元,帶動就業6500余人。成功舉辦創新創業活動10場次,培育創業典型50個。
二、全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系統先進工作者推薦對象
(一)戴紅麗 重慶市潼南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
戴紅麗同志自1988年7月參加工作以來,歷經公安、司法、婦聯、人社等多個部門,先后榮獲人民滿意的政法干警、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記三等功3次、二等功1次。2016年11月任潼南區人力社保局黨組書記、局長以來,該同志堅持建一流隊伍、樹一流形象、創一流業績思路,叫響“鐵心向黨 貼心為民”人社黨建品牌,黨史學習教育獲市委巡回指導組和市委督查辦一致認可,區就業局和人力社保執法支隊分獲全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系統2014-2016和 2017-2019年度優質服務窗口,該同志本人被作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擔當作為的先進典型報道。該同志拼在送工返崗現場,做紓困解難的“拼命三郎”。現場確保18.7萬農民工疫情后應出盡出,潼南返崗復工工作得到人民日報等媒體爭相報道和中央督導組高度肯定。該同志拼在引進人才身旁,做高層次人才的“知心朋友”。累計引進碩士及以上人才1060人,是“十二五”的6倍多,人才工作入選全市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創新案例。該同志拼在風險防控一線,做守護公平“堅強衛士”。創新根治欠薪“冬病夏治春防”,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連續三年獲全市A級評價。率先開展養老保險重點指標核查,清理歷年社保基金遺留問題,追回多領冒領基金8000余萬元。守好了心中公平秤,守好了群眾的養命錢。
(二)李愿 重慶市沙坪壩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人事綜合科科長
李愿,女,1986年5月生,漢族,中共黨員,大學本科,重慶萬州人,現任重慶市沙坪壩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人事綜合科科長。2014年,該同志從街道辦事處調至區人力社保局社會保險科,在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行政訴訟的崗位默默耕耘5年。其間,該同志認真學習政策知識,努力鉆研業務技能,始終把“為人民服務”作為行動的宗旨,多次深入基層一線參與傷亡糾紛調解和案件調查,既為老百姓排憂解難,又筑牢了工傷保險基金的基石。2019年,該同志接任人事綜合科負責人一職,轉而從事全區臨聘人員管理、表彰獎勵、行政任免、人才統籌等方面的工作。正值全區機構改革調整、人事管理繁雜之際,該同志積極創新工作思路,改進工作方法,充分發揮統籌協調能力,對全區七十幾家單位開展深入調研,完善了全區機關事業單位臨聘人員管理數據庫,將全區一萬多名臨聘人員納入規范管理范圍,為全區節約行政開支約2億多元。同時,進一步理順了表彰獎勵流程,在全區各單位普及了表彰獎勵規范,表彰工作成為全市典范。2022年,該同志不畏挑戰,又主動承擔起全局人才統籌的工作。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已牽頭在全局相關科室和全區相關部門之間建立起人才工作的“樞紐站”,在人才培育、引進和服務方面積極助力全區人才發展。
(三)陳波 重慶市永川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執法支隊支隊長
陳波,男,1974年12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大學專科。自2012年陳波同志主持重慶市永川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執法支隊工作以來,始終堅持執法為民、公正執法,為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促進社會和諧穩定貢獻了智慧。2018年,該同志榮獲永川區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先進個人”稱號,被永川區委、區政府給予“新中國成立70周年安保維穩工作‘嘉獎’”。2022年,該同志被永川區委、區政府授予個人“三等功”,被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授予“重慶市優秀勞動保障監察機構負責人”稱號。一是當好開拓創新的“急先鋒”。在全市率先建成覆蓋全域的聯動行政執法體系,協調建立了與信訪、公安、工會協同辦案的快速聯動機制,高效處置欠薪案件。二是當好民工討薪的“貼心人”。全天候受理處置舉報投訴,拉網式排查工資支付情況,在民工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總是沖在勞動保障監察維權第一線,盡心盡力為民工爭取最大利益。三是當好公平正義的“守護神”。推動建立勞動糾紛綜合受理大廳,從重從快處置和打擊欠薪行為,將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案件移送公安機關,對惡意欠薪行為形成了有效震懾。四是當好永跟黨走的“好榜樣”。帶頭轉作風樹新風,提高為民服務的能力。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始終用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自覺抵制社會不正之風,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五是當好法律貫徹的“廣播員”。長期強化自身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學習,讓自己成為用法、執法的行家里手。主動當好法制宣傳主講人和政策解釋暖心人,為營造知法用法守法的社會氛圍貢獻力量。
(四)陳峰,重慶市人才交流服務中心國際交流與引智工作部部長(備選)
陳峰,女,1982年6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研究生。該同志在大學期間加入中國共產黨,黨齡20余年,政治立場堅定、政治素養優秀、理想信念崇高、工作作風踏實。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嚴謹謙遜、錘煉本領,爭當學習型干部。該同志自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斷提高政治覺悟。2021年11月獲得重慶市人力社保系統“百日學·百日練·百日答”黨史知識競賽“學習達人”稱號;堅持“學習強國”學習,總積分一直排名在全國前8萬名以內。二是恪盡職守、積極作為,爭當實干型干部。該同志在擔任辦公室主任期間,高效完成與局屬企業的事企分離改革;在疫情突發期間,千方百計抓防疫保障,建立健全線上考勤、視頻會議、工作日報等機制;該同志在擔任國際部部長期間,創先開展線上引才,唱響“百萬英才興重慶”引才品牌,積極策劃籌備各項引才活動,2021年首次實現通過引才活動直接引進人才突破萬人(引進12941人)。三是勇挑重擔、能力突出,爭當創新型干部。該同志臨危受命金磚國家勞工就業部長會議志愿者服務項目,并擔任項目組組長;完成“一帶一路技能大賽”志愿者工作,全流程做好500名志愿者從招募到使用各項工作;牽頭2018年“國創會”、2019年至2021年重慶“英才大會”執行中心總聯絡工作,面對疫情創新辦會形式,圓滿完成各項任務。四是甘于奉獻、熱心公益,爭當服務型干部。2020年8月30日,其母在重慶大足突發急性心肌梗死,病情危急需立即就地手術,由于才輪崗到新的部門,雖是家中獨女,9月1日便趕回單位繼續工作;在今年抗擊重慶北碚區山火和重慶渝北區疫情防控工作中,該同志作為志愿者,分別參加了救災物資傳遞和全民核酸檢測工作,發揮了共產黨員服務群眾的模范帶頭作用。由于該同志表現優異,5年來獲得了重慶市人力社保局記功1次、年度考核優秀3次、重慶市人力社保局優秀黨務工作者3次、優秀共青團干部1次,榮獲工作突出表揚個人4次。2022年初,被推選為黨的二十大代表候選人推薦人員(一線工作人員)。
推薦文章
APP下載
微信服務號
微信訂閱號